民國時期的自貢燈會,承繼了清代的傳統形式和內涵。據史籍記載,民國時期所舉辦的可以稱得上大型或較大型的燈會,僅有1916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5年等數次。
民國時期自貢燈會的走向和發展是不平衡的。除在一些特定在歷史時段外,不少時期都黯然失色,停滯蕭索。
民國時期的自貢燈會出現了一些演變,主要表現在大型的燈會均在特定的具有紀念意義的時期舉行而悖于春節元宵這一約定俗成的傳承線路。平常年份多在雙十節時舉行提燈會和燈彩、焰火和游藝活動。其次在這一時期的燈會形式和燈品制作方面,也出現了一些突破,如提燈會的興起和盛行與一批新燈品的問世等。
民國5年(1916)年10月30日,黃興病逝于上海,大將軍蔡鍔11月8日病故于東京。當時的大總統黎元洪以元首禮儀舉行國葬,并通電全國公祭。自流井此舉辦了盛大的追掉會和燈會。街道上扯了“瞞天過?!?,燈展時間跨越春節,會期較長。燈會的規模、民眾的參與以及民俗活動的品類,均超過了宣統元年舉辦的皇會。不僅彩燈數目增多,晚間還放火炮、煙花,舞獅燈、龍燈,漫長街道五光十色,游人如潮。整個氣氛除哀掉、緬懷、追憶黃、蔡將軍外,還有慶賀民國粉碎了封建復辟的陰謀,獲得了新生的喜悅,以及人們展望未來企盼美好社會的愿望。
自貢地區提燈會,萌芽于清末,盛行于民國時期,逐漸成為民國時期舉辦燈會的一種具有代表性的表現形式和組織方式。清末民初,每逢春節元宵之夜,在自貢地區中心地帶的主要街道上,常會出現一些提燈游街的隊伍,多以當地鹽業大家族和他們擁有的井、筧、灶、號職工為主體。提燈游行的隊伍序列一般是最前面由一對大紗燈開路,隨后是四至五對圓燈,緊接著是若干對長方形燈籠,以竹為框架,以油紙裱糊,燈籠上以朱字書寫某姓、某堂、某號的名稱,再其后為手執亮筒子的方隊,亮筒子一般以鹽井所用竹篾編就的纖藤一段,頂端纏裹棉紗布條,飽蘸鹽井生產中推水時推出的井油,即石油俗稱癲毛油,點火即燃,亮筒子方隊火光映空,蔚為壯觀。尾隨亮筒子方隊的是鬧年鑼鼓,人們將鼓掛在腰前,將鑼懸吊在一片大竹篾上,竹篾頂端扎上紅色的綢結,竹篾從人的背插入腰帶。這樣,一面大鑼就掛在敲鑼人的面前,一邊行走一邊敲鑼擊鼓,聲震街間,喜慶熱鬧。鬧年鑼鼓之后,便是眾多的提燈游行者。民國10年(1921)年,在榮縣舉行的提燈會上榮縣中學學臨賴君奇制作的彩燈,是一盞直徑為一半的圓形“地球燈”,特別引人注目。
民國30年(1941年)“雙十節”,正逢湘北大捷,收復宜昌、鄭州。下午四時,機關、團休、學生、武裝人員,每人手提燈或執著火炬前往慧生公園(現彩燈公園)集合,慶祝典禮會結束后,繞自流井街道游行,這次最吸引人的是漢章小學的飛機燈。
民國31年(1942年)元旦,自貢各界人士及群眾從午后三時起,手提各色各樣的燈,手摯各色各樣的火炬,齊集慧生公園體育場舉行慶祝儀式,會后舉行了提燈、火炬游行。
游行行列先頭至王爺廟時立定,整理隊伍后,齊放燈火,發令通行街區。鑿井工人制作的“天車推水”特別精致,匠心獨運;印刷業職業工會耍龍尾巴者,穿上古老的廣東婆鞋,寫上踏平三島字樣,引起路旁看熱鬧的人哈哈大笑。
民國34年(1945年)的“雙十節”是抗戰勝利的第一個國慶日。晚上提燈分三處舉行,第一區從燈桿壩到光大街,長長的提燈游行行列整齊的通過街道。游行隊伍中,市立師范的女學生,身著陰丹布服裝,手提三角形燈,整齊劃一,色調柔和;市師范附小的飛機燈,高舉頭上,次序井然;昌平小學的紅綠燈特別可愛;育英小學的學生高唱著國慶歌;漢章小學學生則奏著軍樂,步調一致,燈光搖戈,景色最妙;蜀光中學設計制作的“天皇”和“坦克”以及一區公所的大龍燈,市漁會的漁蝦燈等別具風格,惹人注目。群眾歡呼場、爆竹聲響徹市街。